
血糖老是控制不好,看看是否忽视了这5点?
很多糖友都有这样的体会:得了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管住嘴,吃得好控制血糖就很容易,而吃得不好或者是不对,那么就会引起血糖的波动。
所以糖友们在吃饭时需要掌握一些“技巧”,而好的饮食习惯对控制血糖来说真的太重要了!
01情绪愉快
愉快的饮食情绪与营养一样重要。波动的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,促使糖原分解,以致血糖水平升高,对糖尿病人是不利的。
所以糖友在进餐时应保持愉快的情绪,在饭桌上不要生气、恼怒,不议论使人不悦的事,养成健康的进食习惯。
02饮食有节制
饥饱无度,暴饮暴食是糖尿病饮食的大忌。因为过量进食美味佳肴,会导致热量过剩,不仅加重胰岛B细胞的负担,而且易提前出现并发症,真是得不偿失。
所以每次进餐不宜吃得太饱,要常带三分饥,适量进食,定时定量,这样的饮食习惯,既可减轻胰岛功能的负担,又可防止肥胖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。
03食物的品种多样化
糖尿病人在规定的总热量内,什么食物都可以吃,进食多样化,才能保证摄取全面的营养素。
宜多食高膳食纤维食物,如荞麦、燕麦、豆类和蔬菜等。这类饮食便于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太高,而且还有降低体重和通便的作用。
糖友的饮食宜吃得杂一些,每餐应吃的食物品种可以尽可能的多一些。烹调方法也可由自己灵活掌握,这样既不超出一日的总热量,又可做到饮食内容多样化。
04吃饭时食宜细嚼慢咽
咀嚼是帮助摄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,吃饭要一口一口的吃,细嚼慢咽,不宜狼吞虎咽。饭要一次盛好,不宜一点点的加着吃。
《养病庸言》一书中说:“不论粥饭点心,皆宜嚼得极细咽下。”《医说》中记载:“食不欲急,急则损睥”,可见,细嚼慢咽是一种极为倡导的进食方式。
05饮食宜清淡
多数学者认为,肥甘厚味不但影响消化功能,而且易引起糖尿病性高脂血症、糖尿病性冠心病、糖尿病性高血压等各种并发症。
所以糖尿病人平素进餐时,不要过食油腻,调味品不要过于浓烈。从营养学角度来看,饮食清淡颇有益处。
饮食好习惯顺口溜随时记
少细多粗、少稀多干、少荤多素、少肉多鱼、少油多清淡、少盐多醋、少烟多茶、少量多餐、少吃多动。
如果是易饥饿的糖友,可以多摄入些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黄豆、大麦、红豆、绿豆、菠菜、玉米面、西葫芦、芹菜叶、苋菜、红薯。
同时多喝水,这样能增加饱腹感,解决易饿的症状。
——本文结束——